據了解,鎳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發展中具有支撐作用,是具有戰略價值的重要原材料。據統計,2013年,我國礦產鎳產量9萬噸,占全球的5%。然而,我國是全球鎳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在大量依靠進口原料的情況下,2013年國內鎳冶煉產品產量69.5萬噸,占全球的36%;鎳金屬消費量81.9萬噸,占全球的46.5%。
在原料進口方面,鎳是我國重要的短缺資源之一,長期以來大量依賴進口,原料對外依存度持續多年超過80%。2013年,我國鎳礦進口量7124萬噸,比上年增長10%,已連續5年占據全球最大的鎳礦進口國地位。我國大力發展利用進口紅土鎳礦生產鎳鐵,主要是為了打破跨國公司對鎳資源的壟斷,取得了明顯成效,顯著增強了我國鎳資源多元化保障能力。
但我國紅土鎳礦進口的來源比較集中,2013年,我國從印尼進口4115萬噸,占總進口量的57%;從菲律賓進口2960萬噸,占進口量的41%。
印尼政府禁止鎳礦出口可能使我國鎳供出現13萬噸左右的缺口。同時,從全球范圍看,受資源稟賦制約,能夠像印尼一樣保證我國大量進口廉價鎳原料的國家不多,世界鎳礦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從政策、成本、數量等方面都不可能在短時間里填補印尼對我國中斷原料供應的空白。
我國鎳金屬生產主要以利用紅土鎳礦為原料生產鎳鐵為主。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鎳鐵含鎳金屬量達到48.1萬噸,同比增長30%,占我國鎳金屬產量的69%、全球產量的25%。而鎳鐵幾乎全部用于不銹鋼生產。因此,隨著鎳鐵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已有不銹鋼的凈進口國變為凈出口國。據統計,2013年,全國不銹鋼粗鋼產量約為1921萬噸,同比增長17.3%,占全球不銹鋼粗鋼總產量近50%。